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山艺要闻 》 正文

山艺编创的山东民间舞蹈集《根·源》上演并举行研讨会

来源: 上传时间:2017-11-16 16:30  访问量:

  11月15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山艺编创的山东民间舞蹈集《根·源》在山东剧院上演。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副主任、《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孔祥华、纪委书记兰绍彤等领导、嘉宾,舞蹈学院师生和社会各界舞蹈爱好者观看演出。《根·源》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举行,罗斌、张萍等专家出席,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李军主持研讨会。

 

演出现场


  研讨会上,罗斌对《根·源》的完成给予了充分肯定,就非遗舞蹈继承与发展关系问题谈了自己观点。他指出,艺术教育对人类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非遗舞蹈之路任重而道远,对非遗舞蹈要进行“群体性保护”,用理论成果指导具体工作,进而挖掘民族文化艺术优秀资源,大力推进非遗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张萍等专家分别从舞蹈创作、舞蹈教学等角度对《根·源》的完成作了鉴定,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根·源》编创团队的代表滕永山、王森进行了发言。 

研讨会现场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将创作视野置于山东本土传统文化,自2015年以来,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下,舞蹈学院师生先后对20余个山东地区非遗舞蹈进行有计划的调研采风,从“身入”向“心入、情入”转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汲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创作水平和创造活力。
  山东非遗舞蹈重点包括山东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包含济阳、商河、滨州等地)、加古通、鲁南花鼓、磁村花鼓、逛荡灯、独杆跷、阴阳板、商羊舞、三皇舞、花鞭鼓舞、花鼓锣子、踩寸子、八卦鼓舞等传统舞蹈。舞蹈学院教师将对故土的深深情愫倾注到这些带有浓厚齐鲁风情韵味的民间舞蹈作品中,寻根探源。他们根据所调研舞蹈情况以及录制内容,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的山东传统舞蹈所呈现出本源一致却又“形”、“态”各异的地方性特点。经过多次的研讨论证,最终呈现出《根·源》这样一部追溯山东民间舞蹈源头、反映山东本土传统风土人情文化的民间舞蹈集。 

《回声》 

 《田埂地垄一片云》 

《闯海人》 

演员谢幕


  山东民间舞蹈集《根·源》共分为三个篇章,每个篇章由独立的舞蹈作品组成:“天·祈”中的《商羊鼓韵》《加古通》《回声》三个作品,表现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祭祀文化的重视及对天地祖先的敬畏;“地·耕”中的《田埂地垄一片云》《扶犁晚歌》《耕》《守望》四个作品,描绘了一幅人们在齐鲁大地上辛勤劳作,收获富足生活的情景;“人·情”中的《嬉·喜》《海阳有个王大娘》《喜饽饽》《闯海人》四个作品,从生活中的小场景着眼,传达至真至浓的人情。《根·源》通过对山东民间非遗舞蹈元素的提炼与运用,抒发对上天的敬畏,在给予我们丰富馈赠的黄土地上,描绘出人情百态中的鲜活生动的人生。现场观众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深深吸引。
  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教育在线、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凤凰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供稿:舞蹈学院 作者:宁亚群 审核:李军 摄影:王志军 刘宝存 编审:王志军)

 

上一条:山艺承办的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开班
下一条:学校召开建校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推进会

   

网站维护:党委宣传部  网站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