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院领导和全院在职教职工。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朱德强主持。党委书记柳文敏作了题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志民作了题为《志存高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成名成家》的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全面规划今后5年我院的人才工作,切实搞好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柳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去年召开的我院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着我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每一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实现这一目标,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把人才队伍建设好。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搞建设、谋发展的主动权。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主要阵地,培养人才的人首先应该成为人才,而且要成为高层次人才。目前,各院校艺术类教育纷纷上马,争生源、抢师资、挖人才的现象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谋求发展,实现创建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目标,就必须把我院的每一个教职工都造就成为有一定专长、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我院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尤其要培养一批在省内出名,在全省挂号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今后5年,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到2010年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0人的时候,我院在职教职工要达到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人(含专职600人,兼职、外聘等300人),党政管理人员150人,教辅、工勤人员150人;在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的占50%以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同专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专家、教授。
围绕实现上述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目标,柳书记分别就如何抓好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抓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抓好教辅工勤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如何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等问题一一作了阐述,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张志民院长从一个专家和知名画家的角度,就每一个教职工如何才能成才的问题作了推心置腹的讲话,实际上是对大家的一次传帮带。张院长共讲了四个问题:一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原则。指出重德轻才不能成才,重才轻德也不能成才,德才并重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要想成名成家、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德才两个方面的修养,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到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二是强化团队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强调团结出人才,团队育人才。离开了集体,离开了众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成才的。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并不在于他本人有多么高的天赋,而是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要想成为人才,也要树立团队意识,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自己也成为巨人,甚至成为更高的巨人。三是志存高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成名成家。指出成才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本职工作岗位才是培养自己成才的最佳沃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最好舞台。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成才,不在于他干什么,而在于怎么干。每一个教职工,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干出成绩。四是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指出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满足已有的知识本领,安于现状,不再学习,那么今天的人才明天就可能不再是人才。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活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活水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要活到老,学到老,提高到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朱德强书记最后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指出,当前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总的来说是好的,呈上升发展的趋势,但离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克服一切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陈腐观念,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要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体制性障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转换一切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习惯做法,把人才队伍建设搞坚强。
会议之后,有关部门下发了《山东艺术学院2005--201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山东艺术学院关于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山东艺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暂行办法》三份讨论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后,下发全院执行。
(来源:院办 编辑:孙希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