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网4月17日讯 本届文展会的最大亮点便是首届中国画节上亮相的众多名家名画,而其它展区也是热闹非凡,其中,时尚艺术展区内,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学生带来的纸质拖拉机、精巧大型模型等受到了参观者的广泛关注,而潍水文化展区的踢花毽等非遗表演也让参观者跃跃欲试。

“小山村”沂蒙味十足
记者来到时尚艺术展区看到,在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的展区,一块展示山区村庄主题的沙盘雕塑被围得水泄不通。记者发现,小山村里有房子,有石磨,有水井,有人群,房子的门窗和门前挂的玉米都做得十分精致,凑近以后更是能看到几厘米高的人物脸上的表情。
作者王加付告诉记者,这个作品名叫《迎亲》,使用木架、塑料泡沫板、纸浆、沙石等材料制成,花费了他半年的时间。聊起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王加付说:“我老家是临沂的,从小生活在沂蒙山区,那时候家里穷,妈妈有一个白面馒头都不舍得吃,全留给我们,奶奶年龄很大了,还每天送我下山上学,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就创作了这个作品,展现沂蒙山区的地貌、建筑以及典型的迎亲场景。”

纸雕拖拉机

活体雕塑
纸质拖拉机真假难辨
在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的展区里,一台破旧的拖拉机旁总是围满了人。“啊!这个是纸做的啊!我还以为是真的呢!”几乎所有的参观者看到拖拉机上“纸质展品,请勿触碰”的牌子后都发出这声惊呼,然后忍不住伸手去摸一下,现场两名山艺的学生只好站在拖拉机旁不停说着:“这个是纸的,不能摸,会弄坏的。”
距离拖拉机不远处的一面墙边也围满了人。这面墙从远处看就是一面很普通的小厦子墙,墙上有个小窗户和一个报箱,墙面给人的感觉是年代久远,一些部分裸露着红砖。墙边有一个水龙头,下面有个水池,看起来湿湿的,好像有人刚刚在这里洗过手,水溅满了水池。实际上,这又是山艺的学生们做的纸模型。
非遗表演让人跃跃欲试
记者在潍水文化展区内的潍城区展厅内看到,在这里表演面塑和刺绣的“非遗”传承人身旁都围满了人。表演刺绣技艺的罗秀清正在现场修一幅花鸟图,两名中年妇女在旁边一边看一边还跟她交谈起来。
青州花毽表演更让人跃跃欲试。记者在青州市展区内看到,四五名身穿传统服饰的表演者正在踢毽子,引来不少市民围观。“踢毽子也能踢出这么多花样来,真是太厉害了。”一名女市民感叹道,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她还与表演者们一起合作踢了一会儿。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青州花毽不仅色泽艳丽,制作精美,而且花样也非常丰富,其中既包含了武术的阳刚之气,又吸取了舞蹈的柔美之姿,灵巧多变、刚柔相济、扣人心弦,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孙锦 李帆 张磊)
潍坊新闻网链接:http://www.wfnews.com.cn/index/2011-04/17/content_93439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