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艺宣传部"理论视窗"!


理论学习更新列表


中国社科院房宁解读十七大报告

来源: 上传时间:2007-10-17 11:31  访问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房宁做客强国论坛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15日14:30,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房宁应邀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解读十七大报告”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全文

  【房宁】: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十七大召开的大喜日子,很高兴能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再次和大家见面。十七大举世瞩目,因为这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对整个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会议。这本身也说明了中国的发展,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
  今天上午我观看了十七大的开幕式和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我感到由衷的振奋。这个报告大气磅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宣言书和总纲领,它不仅回顾了过去五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发展和所做的工作,更展示出一个崛起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追求。中国,不仅要创造经济奇迹,中国人民不仅要过上幸福生活,我们也要为人类的文明创造辉煌。十七大的报道已经透射出这样一种气象。


中国要坚定不移走自己选定的道路
  [一天一地一广仔]:老房,让你解读十七大报告,你认为都有哪些亮点啊?

  【房宁】:刚刚听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我想,给我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中国要坚定不移走自己选定的道路。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向有不少讨论,其中很多都是出于对我们事业发展的关心。十七大报道对于这些讨论给予了明确的回答。这就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出的路线前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年以来,我参加了很多调研,到国外也去了几趟。通过这些调研,我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了新的认识。概括起来,我最大的体会就一句话:中国需要时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用十七大报告中一句话就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的挑战和问题,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会有所体会。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和我们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我们的国情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我们尚不发达的经济社会基础联系在一起的,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还仅仅是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有大量的建设任务还有待于我们埋头苦干去完成。在这样的一个阶段,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争论不休、犹疑不定,不仅会丧失时机,甚至会断送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因此,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前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30年来选择的道路,因为这条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才能够不断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上,我们才能够具备解决各种矛盾的条件。中国需要时间。

  [强国一派]:这次总书记强调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有何意义?

  【房宁】:总书记的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改革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它像任何事物一样,改革开放在发展的征程上也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在当今世界历史条件下,应该看到像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不搞改革开放是没有出路的;搞的改革开放,必然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因此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全面地审视我们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而不能为一时的困难所困扰。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去认识我们的发展道路,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正是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下的一条强国富民之路。它是符合党心、民心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对于这个大方向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怀疑,否则的话就会失去历史感和方向感。报告用了一个章节——“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来讲改革开放,我想意义就在于此。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防风]:中国特色究竟有哪些特色,嘉宾能不能说出来啊,这样好让大家有干劲哪!

  【房宁】:“中国特色”来自于中国的国情和我们民族的期望,我们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我们民族的期望是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复兴,这两个问题是有巨大的反差和矛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民族发展的道路。就其特色来讲,首先应该说是社会主义,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在中国的国情下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富裕。
  第二个特色,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也就是说,通过不断的从实际出发的改革来寻找适合我们民族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认识的提升,理论的创新。
  第三个特色,应当是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道路,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成果。这些当中有社会主义的成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有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把它熔入一炉。

  [郑华淦]:请问嘉宾:过去我们党强调高举旗帜都是马列毛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旗帜,现在为何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房宁】:郑华淦网友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当中逐渐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我们党和人民总结自己的实践,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得出的认识成果。所以,概括起来说,可以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反映了我们的历史,反映了我们的现在,也标志着我们的未来。在这面旗帜下,中国人民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去追求自己民族的美好未来,同时也可以为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治体制改革要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船山石]:嘉宾,人民群众都关心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在这方面有没有突破?

  【房宁】: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有不少朋友总是用到这个词“突破”。老实说,我认为,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还是要慎用“突破”这种概念。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一种体制转向另外一种体制,也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显然伴随一系列的制度上的突破。但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同了,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从一种体制转到另外一种体制,而是将原有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断地通过改革,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更多的是一个建设的问题。
  至于“突破”,如果我们从提出一些重大的概念或举措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从十六大以来,这种意义上的“突破”还是有的。比如说,十六大提出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是一个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认识的重大的提升(尽管我没有用“突破”这个词)。因为,这实际上是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定要遵循着这样一个要求,按照这样一个规律去进行。这是保持中国发展和稳定、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最重要的政治前提。
  十七大报告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谈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以往相比,讲得更加细致。我想,它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
  第一,是还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有一个根本的衡量标准,那就是是不是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是不是能够保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是不是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检验。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个层次,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路径。根据我的初步体规,是沿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稳妥地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推进政治协商,加强民主监督,这样的一个路径来继续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我想,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建设的要点,就是这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扩大政治参与、推进政治协商、加强民主监督。这应当说中国的政治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了。

  [余青山2]:房先生,人民网邀请您这个政治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来解读报告,是不是也说明人民对政治改革有期待?

  【房宁】:谢谢余青山2这位网友细致的观察,我想,邀请我来强国论坛做客,至少是人民网希望更多从政治的角度来解读十七大报告。的确,我今天上午在听报告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和全体人民日益提高的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相适应。我们国家的改革当中的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我想这也是社会发展、改革发展的必然。我作为一名政治学的研究者,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党和国家思想库当中工作,也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想真正的政治科学是在实践中,是在人民当中,我们作为一个政治学的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就要像当年毛主席说得那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走到人民当中去,来了解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把国情调研作为一个重大的科研方向,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我觉得就我来讲,以及我们研究所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希望十七大以后,我能有更多的机会到各地去做一些调研。也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关注我们的研究,帮助我们。

  [余青山2]:房先生,您作为政治学家,您是否认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民的意愿?谢谢。

  【房宁】:尊重人民的意愿是民主政治理念当中的一个因素,但远不是民主政治核心的问题。民主政治核心的问题是实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问题。在现实条件下,民主政治更多的含义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保持人民利益的均衡,扩大人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的机制。这当然都是人民的意愿,但人民的意愿并不等于人民能够找到一种合适的途径,因此,人民的意愿需要集中,需要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来加以综合、提升和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当前要坚持共产党领导最根本的原因。 

“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的内涵:发展和公平、公正
  [自私人]:请问嘉宾:“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的内涵是什么?

  【房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问题还是在一个探讨中的问题,中央有一些文件也有所表述,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当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它的核心价值。同样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既有是然的,也有应然的,也就是说有实际存在于人民群众行为与思想上的价值观,也有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一般情况下这两者是应当有紧密联系的,或者说,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一些情况下会产生距离。就我们社会现实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发展;二是公平、公正。
  发展,这是得到了全民认同的。改革开放近30年来,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愿望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满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手段就是发展,所以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邓小平当年提出的论断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核心价值的概括性的表述。
  在发展之外,人们同样也认同公平、公正。因为发展也只是绝对量的增加,更多是体现在生产力领域中,而公平、公正的价值观的实现,实际上就是更加合理的分配社会财富,因此这同样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我们如果能够坚定的沿着我们现有的道路继续前进,克服种种困难,我相信,未来20—30年中国还可以保持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公平、公正的问题,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公平、公正的问题不会因发展自然而然的实现,这个问题要通过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调整,才能够逐步的得到解决。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职责。

  [强国论道]:房宁同志:你不要只回答一般性的政治问题,也要回答敏感性的政治问题。我再请问一次:中国左右政治倾向很严重,这次政治报告为何没有提反右防左问题?

  【房宁】:看来您是一位很关心中国政治的网友,谢谢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但我想,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什么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你注意到这次报告没有提反右防左的问题,说明您把报告看得很细。我的看法是中国现在的确有“左”的和右的政治倾向,但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倾向实际上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已经不大了,或者说,其影响日益减小,干扰中国政治发展,甚至是改变中国发展方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我们所选择的道路越来越显示出来它的生命力,显示出来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实践中,这条道路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因此,这条道路的确定性也就大大地加强了。
  现在,当然也还有一些人并不认同这条道路,原因很多,多数是对实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当然,要全面了解这样一个宏大的社会实践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范围,我们对于国家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生活来实现的,这就难免有片面性。根据自己的际遇,根据自己的生活范围得来的一些认识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如果要想认识我们的国家,认识我们的发展道路,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首先应当最大限度的超越个人的认识,当然这可能对于一个专业工作者来说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这条道路还是在实践中显示出来了它的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的可能性比五年前大了,比十年前更大了。我们大家都会在这样一场伟大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我们也都是这样一场伟大实践的参与者,我们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的工作都是无愧于我们这样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分配好经济发展的蛋糕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
  [此页无正文]:请问:报告中单独章节阐述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问题,有何特殊深意?

  【房宁】:在听报告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这个提法,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民生问题是实践当中的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出这个问题也说明我们在理论上,在现代化的理论上认识的一个进展。长期以来,实际我们有一个看法,就是经济发展了,GDP增加了,这就是在解决民生问题。但是现在来看,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但是,如果这个蛋糕切不好,分不好,民生问题还是解决不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认为我们的民族获得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也包括民生问题。社会的全面进步,民生问题的解决要靠建设,包括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等。我想,十七大报告已经把这样的一个经验总结出来了,并且明确地提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我们要在未来进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搞好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余青山2]:房先生,报告的正式文字版本还没有出来,您就能正确解读它?回答许多有关报告的问题?

  【房宁】:今天上午我和大家一样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已经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同时网上也即时有报告的文字稿贴出。当然,十七大报告还要经过代表的审议最后通过。我们现在学习的只是胡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交给大会的报告。

  【房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十七大报告还需要深入学习,今天和网友的交流只是一个初步的体会,希望今后我们还有机会交流,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谢谢大家,再见!

嘉宾简介

  房宁 ,男,1957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房宁教授的主要专业特长是进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和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多年从事政治学原理教学,曾讲授《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等课程。代表性著作:《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等。   

 


上一条: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摘登
下一条:十七大代表陈希在对比中“解读”十七大报告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院报编辑部 制作:abao 更新:陈秀芹

联系电话:0531—86522216  电子邮件:xcb@sdca.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山东艺术学院  邮编:250014